
据来自联合国的消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简称UNESCO)的旗舰文化政策会议将有史以来首次为大麻提供一个突出的平台,以纪念大麻在国际上的禁令一百周年,这反映出大麻日益增长的文化接受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政策和可持续发展大会,即 Mondiacult,是联合国关于文化政策的重要高级别政治会议,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文化政策会议,每四年举办一次,联合国所有194个成员国的代表团都将出席会议,并制定未来几年全球的文化议程。
2025 年的会议将汇聚数千名与会者,涵盖政策制定者、民间社会、艺术家和青年。大会将围绕六大主题(文化权利、文化领域的数字技术、文教、文化经济、文化和气候行动以及文化、遗产和危机)和两大重点领域(文化促进和平以及人工智能和文化)展开包容性讨论,并探讨全球文化未来面临的关键挑战和机遇。
同时,大会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宣传平台。随着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即将完成,2025 年大会将重新评估传统和当代大麻文化在全球政策制定中的地位,将成为达成共识、推动文化成为联合国下一发展战略中的“独立”目标的关键时刻。
2025年,世界迎来了一个不同寻常的里程碑:国际大麻禁令一百周年。一百年前,1925年《日内瓦鸦片公约》首次将大麻纳入日益扩张的全球毒品管制机制,但这一行动并非出于科学或公共卫生的考虑,而是出于地缘政治、殖民控制和文化抹杀。同样,一百年前,1925年《布鲁塞尔国际药典协定》将大麻药草、提取物和酊剂认定为需进行跨国协调的药物。
这两份百年纪念条约标志着一条双重道路:一条是刑事定罪,一条是标准化——两者都是强加的,且缺乏包容性。这些条约的出台并非基于同意,而是控制性的工具,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尤其是殖民地人民和原住民,以及世界各地的农村农民、城市和城郊社区,都被排除在外。
据悉,从9月29日至10月1日第 25 届活动期间,在联合国制定 2030 年后发展框架之际,来自民间社会组织地中海药物论坛(FAAAT)和大麻大使馆(Cannabis Embassy)的两项提议将主张把大麻置于全球文化政策讨论的核心。
地中海药物论坛和大麻大使馆已提交了两份官方文件:一份技术论文《大麻:一种无国界的植物。被禁止一百年后的文化诊断》和一份《关于大麻相关社区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作用的咨询报告》,其中汲取了巴塞罗那和智利圣地亚哥事件的见解。
此次首次将大麻纳入其中正值大麻同时被国际药典认可并被条约法列为“麻醉品”一百周年之际。世界文化政策和可持续发展大会的倡议旨在通过将与大麻相关的实践纳入更广泛的遗产和可持续发展议程来重塑这一遗产。
地中海药物论坛(FAAAT )主席塞巴斯蒂安·贝格里表示:“Mondiacult 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文化盛会,数千名参与者和众多机构,将影响未来几年的全球议程。”
国际毒品政策专家肯齐·里布莱特·泽穆利补充说,2025 年大会代表着将大麻相关文化纳入联合国下一个发展战略的“决定性时刻”。
此举反映了一种更广泛的趋势,即从禁令走向文化认同。FAAAT 二十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毒品政策改革,并在联合国2020年重新分类大麻管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大麻大使馆成立于2024年,旨在统一国际倡导,并通过任命“大麻大使”和参与全球论坛来继续这项事业。
据历史记载,早在 1925 年之前,大麻就已成为人类的伴侣物种,跨越了大洲、语言、文化和精神传统,是食物、纤维、药物、圣礼、文化和休闲之物。
从印度的bhang(大麻)到南非的dagga(大麻),从中国的“大麻”到比利牛斯山脉的cáñamo(大麻),再从地中海的kif(大麻)到中欧的 konopí(大麻)或美洲的 marihuana(大麻),大麻都是生存的工具和文化的载体。
各个地区的农民、治疗师、草药医生、艺术家和精神领袖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他们的文化和知识。这些联系从来不仅仅是植物学的,更是生态的、社会的,并且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大麻从来都不是法律的对象,而是生命的主体。
大麻禁令一百周年并非值得庆祝的事件。它严肃地提醒我们,当国际法偏离正义和同理心时,将会发生什么。但同时它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反思时机,让人们开辟新的宽容与相互理解之路。
文章转自《新麻在线》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