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麻百科

绝望中的希望:CBD vs 癌症 学术案例&研究最全合集
2025-03-01
113
源起

读到一位爱心麻瓜关于亲人癌症的私信深受触动,

特整理这些文字,分享最新的大麻素抗击癌症的进展,

愿真光永远照耀你的心灵,愿希望永远与你同在!

 

没有一个灿烂的生命喜欢死亡的降临,没有一个阳光的灵魂喜欢疼痛与悲伤的充斥,我们都如此期待着在爱和坚强中重启人生,但是癌症,就是人们强烈感受到死亡临近绝望侵袭的瞬间,因此: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科学家们拼命努力寻找可以抗击癌症的方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最受关注的讨论之一是大麻是否可以治疗癌症。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被医生宣告死亡命运却被大麻素奇迹般治愈的故事广为流传。

查看这些真实的历史故事,你是否和我一样依然被这些绝望中的希望所震撼和激励呢?‍‍‍‍‍

小贴士:癌症

癌症,亦称恶性肿瘤,由细胞恶性增生引发,具侵袭性和转移性。主要分类包括癌、肉瘤及癌肉瘤三种。癌症的发病原因通常是由于机体受到化学、物理、病毒等多种因素的长期共同作用,引发一系列基因异常改变。在高危人群如具有癌症家族史、癌症相关疾病的人等中,癌症的发病率较高,40岁以上人群更需警惕。

癌症的临床症状与发病部位、病变大小、是否转移等因素相关,早期可能无显著症状,随病变进展,可出现肿块、疼痛、出血、梗阻等局部症状,以及发热、乏力、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癌症是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引发的基因异常疾病。当机体受到环境中的化学、物理、病毒等致癌物质的影响,和/或因自身遗传、内分泌、性别、年龄等因素的作用时,可发生一系列基因异常改变,形成恶性肿瘤。

癌症的常用治疗方式包括外科手术、化疗、放疗等,必要时也会结合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等方法。治疗后的预后取决于癌症的种类、阶段、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等因素。癌症的预防主要依赖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积极锻炼,避免烟草和过度饮酒,定期检查等。鉴于现阶段的治疗方式常常存在许多副作用,是否有崭新的其它可能呢?

HERE IT COMES!!!

大麻中的大麻素vs 内源性大麻素

大麻?

大麻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种植和种植的植物。几千年来,它一直被用于娱乐、宗教和医疗。来自古埃及、印度和中国的记录表明,医生会将这种植物用作治疗痔疮、失眠和其他疼痛等疾病。在西方世界,大麻在 1840 年代成为主流药物,并以其镇静、抗炎、止痛和抗惊厥作用而闻名。

大麻素?

科学家们已经确定了大麻中的多种活性化合物(称为大麻素),它们在大麻的作用中发挥作用,包括具有精神活性的 delta-9-四氢大麻酚 (THC) 和大麻二酚 (CBD)。 大麻素是可以与体内称为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系统相互作用的化合物。由于人体本身会自然产生大麻素(称为内源性大麻素),因此更准确的术语是植物大麻素。研究人员发现大麻含有超过 450 种不同的化合物,160多种大麻素,其中两种主要大麻素是:

Delta-9-tetrahydrocannabinol (THC)——精神活性物质,可以影响大脑工作方式,产生“high”感。

大麻二酚 (CBD) ? 

可以缓解疼痛、降低炎症和减少焦虑,而不会产生任何精神影响。

在癌症治疗中,大麻素是组成大麻活性化合物的一组分子,包括 CBD 和 THC,主要用作姑息治疗的一部分,以减轻疼痛、缓解恶心和刺激食欲。然而,早期研究和测试表明,医用大麻也可能是杀死癌细胞本身的高效疗法。

大麻素如何在体内发挥作用?

我们的身体自然会产生我们自己的大麻素(称为内源性大麻素)。它们与细胞表面的分子(大麻素受体)相互作用。一种类型在大脑中密集地堆积,第二种类型存在于我们的免疫组织中。这些化合物和受体形成内源性大麻素系统,这是一个参与控制和调节体内多种功能的网络——包括记忆、睡眠、学习、饮食、疼痛控制、炎症和免疫系统。由于 THC、CBD 和其他大麻素看起来与体内的内源性大麻素相似,它们能够与这些受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系统的功能。这就是为什么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大麻素有可能控制癌症及其治疗的一些最常见和使人衰弱的症状,包括恶心和呕吐、食欲不振和疼痛。

大麻素治疗癌症最新进展

迄今为止,数百篇关于大麻素(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科学论文与癌症的关系已发表。然而,由于多年的禁令,这些研究还在努力寻找足够科学证据通过广泛的临床试验获得的强有力的科学证据来证明这些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癌症。大多数调查大麻素是否可以治疗癌症的科学研究都是使用在实验室或动物中生长的癌细胞完成的。到目前为止,实验室研究的最佳结果来自使用高纯度 THC 和 CBD 的组合。

实验室实验研究了许多不同的癌症,包括胶质母细胞瘤脑肿瘤、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和胰腺癌,得出了有趣的结果。几项临床前实验室研究表明,大麻素可能会减少癌细胞的生长,并可能破坏癌细胞的血液供应,包括脑肿瘤、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2022年3月的最新大麻素治疗癌症临床前研究可见一瞥:

随着药用大麻从“新颖”转向主流,制药公司将需要确保这些医疗配方在一致的剂量、给药途径、稳定性、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符合当前的药物标准。新药将需要通过国际专利获得严格保护的知识产权,并在患者数据中具有实际的临床疗效。尽管临床前测试取得了进展,但大麻在科学界得到充分接受的关键是来自临床试验的真实人体数据。

在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 Sativex(通常与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相关)在治疗胶质母细胞瘤(最常见和最具侵袭性的脑癌形式)中的功效。人体测试的第二阶段将评估在化疗中添加 Sativex 是否可以延长被诊断患有胶质母细胞瘤的患者的生命。

2021 年,科学家们报告了这项 1 期研究的最终结果,该研究使用 Sativex 与化疗药物替莫唑胺联合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研究人员发现,添加 Sativex(允许患者选择服用量)具有可接受的副作用水平,包括呕吐、头晕、疲劳、恶心和头痛。他们还观察到,与服用安慰剂的患者(44%)相比,使用 Sativex 一年后存活的患者(83%)更多。这项 1 期研究涉及 27 名患者。该试验正在扩展到第 2 阶段(称为 ARISTOCRAT),以探索这种治疗是否有效以及哪些患者最有可能对这种治疗产生反应。它将于 2022 年在 15 家 NHS 医院推出,将招募 230 多名患者(并利用英国癌症研究临床试验部门)。

在欧洲,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正处于第二阶段,测试大麻油对 20 名已用尽所有其他治疗方案的肝癌患者的影响。该试验于 2021 年启动,将运行三年,使用含有 10% THC 和 5% CBD  的 Transvamix®。

这些小规模临床试验需要获得许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和加速。科学界的知识共享将有助于通过禁止来弥补多年来失去的研究,其它正在进行的研究:

圣乔治大学的 Wai Liu 博士正在研究用于治疗癌症的大麻和大麻素,以建立证据。

Susan Short 教授是 ARISTOCRAT 试验的负责人,该试验正在评估 Sativex 和化疗药物替莫唑胺联合使用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患者。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医学大麻研究小组正在探索大麻素的使用,因为它与癌症相关的炎症和疼痛的潜在疗法有关。

慈善机构 DrugScience 正在运行 Project Twenty21,它正在收集有关以大麻为

基础的药物对多种疾病(包括与癌症相关的疼痛、恶心和焦虑)的功效的数据。

英国癌症中心

英国癌症研究中心一直秉持非常慎重的态度了,但是依然于2022年5月13日围绕《大麻、大麻素和癌症——迄今为止的证据》进行了大麻素最新研究和正在进行的临床实验的更新。英国癌症研究中心没有关于大麻的法律地位、其作为药物使用或其除癌症以外的医疗用途疾病的组织政策,但支持对大麻及其衍生物进行适当的科学研究,以使癌症患者受益,因此一直有监测大麻素领域的发展和出现的证据。英国目前的共识是,尽管目前没有足够多的证据证明大麻(或其任何活性化合物或衍生物)可以可靠地治疗任何形式的癌症,但大麻在医学上用于治疗癌症相关的慢性疼痛在英国已经获得批准。

Open Access Government

更让人激动的是,2022年3月,Open Access Government 在《医用大麻与癌症治疗的未来》分享了Apollon Formularies Plc 首席执行官 Stephen Barnhill MD 博士研究英国和欧洲医疗保健行业的医用大麻和癌症治疗的未来。早期研究表明,大麻衍生药物可以有效治疗各种癌症。最近的实验性治疗和小规模临床试验表明了展示这些药用大麻制剂功效的重要性,并将成为引领医用大麻进入癌症患者主流治疗的关键和必要途径。不同的大麻素可导致细胞死亡(凋亡),通过各种抑制剂阻断细胞生长,阻止肿瘤生长所需的血管(mTOR抑制剂)的发育,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减少炎症,抑制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因子产生和诱导 T 调节细胞,并降低癌症扩散(细胞迁移和转移)的能力。

历史研究补充

多年来,大麻素已经被证明可以减少癌细胞,因为它们对免疫系统的重建有很大的影响,列举一些已发表的研究成果:

脑癌

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系在《英国癌症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四氢大麻酚(THC)和其他大麻素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他们负责了第一项旨在评估大麻素抗肿瘤作用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大麻素的释放是安全的,并且没有任何心理作用。9名患者中有2人发现THC可以减少癌细胞。

发表在《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李咏磁共振成像研究观察了四氢大麻酚(大麻中主要的活性化合物),发现它能减少大鼠的神经损伤。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大麻素系统可以保护大脑不受神经变性的影响。

发表在《药理学与实验治疗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已经承认,大麻素具有抗肿瘤的特性。本研究检测大麻二酚(CBD,一种非精神活性大麻素化合物)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的影响。添加CBD导致神经胶质瘤或脑瘤细胞的存活率显著下降。这项研究的结论是CBD能够产生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乳腺癌

美国加州太平洋医学中心(California Pacific Medical Centre)在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大麻二酚( CBD)能够抑制人类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他们还证明了CBD可以显著降低肿瘤质量。

发表在《药理学与实验治疗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THC和CBD大麻二酚显著降低了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他们证实了这些化合物的效力。

发表在《分子癌症》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THC降低了肿瘤的生长和数量。他们发现大麻素抑制癌细胞增殖,诱导癌细胞凋亡,并损害肿瘤血管生成。这项研究为使用大麻类药物治疗乳腺癌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大麻素可以抑制人类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肺癌

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实验医学系在《癌基因》(Oncogene)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THC可以抑制上皮生长因子诱导的肺癌细胞迁移等。他们还指出,THC和其他大麻素应该作为控制某些肺癌生长和转移的新型治疗分子加以探索。

发表在《药理学与实验治疗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THC和CBD大麻二酚显著降低了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他们证实了这些化合物的效力。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发表的一项由哈佛医学院主持的研究调查了大麻素受体在肺癌细胞中的作用。他们确定了其有效性,并建议将其用于肺癌细胞的治疗。

前列腺癌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前列腺癌细胞通过大麻素受体的作用而减少。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发表的一项研究概述了多项证明大麻对前列腺癌有效的研究。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发表的另一项研究表明,CBD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试验是必须的。大麻素受体的激活导致前列腺癌细胞凋亡。他们确定大麻二酚明显抑制细胞活力。

血癌

发表在《分子药理学》(Molecular Pharmac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大麻素可诱导淋巴瘤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这项研究得到了瑞典癌症协会、瑞典研究委员会和斯德哥尔摩癌症协会的资助。

发表在《国际癌症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上的一项研究也证实并证实了大麻素在各种癌症和地幔细胞淋巴瘤中具有抗增殖和促凋亡作用。

发表在《国际癌症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上的一项研究也证实并证实了大麻素在各种癌症和地幔细胞淋巴瘤中具有抗增殖和促凋亡作用。

口腔癌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大麻素是细胞呼吸的有效抑制剂,对恶性口腔肿瘤具有毒性。

肝癌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发表的一项研究确定THC会降低人类肝癌细胞系(人类肝细胞肝癌细胞系)的生存能力并抑制其生长。

胰腺癌

发表在《美国癌症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Cancer)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大麻素受体在人类胰腺肿瘤细胞系和肿瘤活检中表达水平远远高于正常胰腺组织。结果表明,大麻素给药可诱导细胞凋亡。它们还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胰腺肿瘤细胞的扩散。
 

CBD治疗癌症的学术案例

1、参考文献:Report of Objective Clinical Responses of Cancer Patients to Pharmaceutical-grade Synthetic Cannabidiol. Anticancer Res. 2018 Oct;38(10): 5831-5835.

肿瘤患者对药物级合成大麻二酚的客观临床反应报告。抗癌杂志,2018;38(10):5831-5835。

摘要:

背景/目的:大麻素被广泛用于治疗癌症患者的疼痛、恶心和恶病质。然而,目前还没有任何客观的临床证据表明它有抗癌活性。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药物级合成大麻二酚对一系列癌症患者的影响。

患者和方法:我们分析了119名癌症患者在四年期间例行收集的数据,作为我们治疗计划的一部分。

结果:重复扫描显示,在119例实体瘤患者中,92%的患者出现临床反应,包括循环肿瘤细胞减少,在其他病例中,肿瘤大小缩小。当使用药用级合成大麻二酚时,没有观察到任何副作用。

结论:药物级合成大麻二酚是治疗乳腺癌和胶质瘤的候选药物。

2、参考文献:Cannabidiol for Scan-Related Anxiety in Women With Advanced Breast Cancer: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Netw Open. 2024 Dec 2;7(12): e2450391.

大麻二酚治疗晚期乳腺癌女性扫描相关焦虑:一项随机临床试验美国医学会网络公开赛。2024年12月2日;7(12):e2450391。

摘要:

重要性:肿瘤学以外研究的早期证据表明,大麻二酚(CBD)可能具有抗焦虑作用,但没有神经精神风险。迫切需要了解口服CBD在癌症相关焦虑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确定单次口服400毫克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CBD是否能改善肿瘤患者的临床焦虑。

设计、环境和参与者:这项II期、双盲、安慰剂对照、随机临床试验于2021年11月2日至2023年3月1日在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乳腺肿瘤中心进行。年龄在18岁及以上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和基线临床焦虑患者被纳入研究对象。

干预措施:在扫描评估肿瘤负荷前48小时内,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接受口服CBD 400 mg和安慰剂。

主要结果和测量方法:主要终点是研究药物摄入前和研究药物摄入后2至4小时视觉模拟情绪量表(VAMS)恐惧亚量表变化评分的两组间比较。VAMS得分被转换为t得分,以方便解释情绪变化。探索性结果包括研究药物摄入后2至4小时焦虑水平的组间比较,其他VAMS亚量表变化评分的组间比较和安全性。

结果:在50名参与者中,25名随机分配到安慰剂组(平均[范围]年龄为57[37-81]岁),25名随机分配到CBD组(平均[范围]年龄为60[30-79]岁)。VAMS恐惧亚量表变化评分的主要终点,虽然CBD组的数值更高,但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mean [SD]: CBD, -19.1 [15.4];安慰剂,-15.0 [10.9];P =0.37)。直接比较研究药物摄入后2至4小时各组之间焦虑水平的次要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接受CBD的参与者的VAMS恐惧t评分显著降低(mean [SD]: CBD, 51.5 [12.8];安慰剂,58.0 [11.6];P = 0.02)。没有3级或4级毒性反应的报道。

结论和相关性:这项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CBD可以安全地用于晚期乳腺癌和临床焦虑的妇女。虽然该研究没有达到其主要终点,比较研究组之间摄入前和摄入后的焦虑变化评分,但CBD组的焦虑水平在摄入后2至4小时显着降低,这表明可能存在抗焦虑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3、参考文献:Striking lung cancer response to self-administration of cannabidiol: 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SAGE Open Med Case Rep . 2019 Feb 21:7:

显著肺癌对大麻二酚自我管理的反应:一个病例报告和文献复习。SAGE开放式医疗案例代表。2019年2月21日:

摘要:

尽管有新药,肺癌的预后却很差。虽然靶向治疗正在改善结果,但许多患者只有部分反应,并且在随访期间复发并不罕见。因此,仍然需要新的药物或重新评价用于治疗其他非恶性疾病的现有疗法(药物再利用)。虽然这项体外和体内研究正在进行中,但重要的是要注意那些对临床实践中不被认为是标准治疗有反应的患者。我们在此报告一例肺腺癌患者,在化疗和放疗下降后,自我服用大麻二酚(一种存在于大麻中的非精神活性化合物)后出现肿瘤反应。先前的研究表明,大麻二酚可能具有抗肿瘤特性,并增强对癌症的免疫反应。这里提出的数据表明,大麻二酚可能会导致肺癌患者的惊人反应。

4、参考文献:Case Report: Clinical Outcome and Image Response of Two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High-Grade Glioma Treated With Chemoradiation, PCV, and Cannabidiol. 

病例报告:两名接受放化疗、PCV和大麻二酚治疗的继发性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结果和图像反应。

摘要:

我们描述了两例确诊为高级别胶质瘤(III/IV级)的患者,均表现为o6 -甲基鸟嘌呤- dna甲基转移酶(MGMT)甲基化和异柠檬酸脱氢酶(IDH-1)突变,他们在次全切除后接受放化疗,随后进行PCV,与大麻二酚(CBD)相关的多种药物治疗方案(丙卡嗪,洛莫司汀和长春新碱)。两例患者在定期评估中均表现出满意的临床和影像学反应。在放化疗后立即,其中一名患者通过磁共振成像(MRI)评估出现加重和早发性假性进展(PSD),并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另一名患者与术后MRI扫描相比,病变区域明显缓解。这些方面在仅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中并不常见。这一观察结果可能会突出CBD增加PSD或改善影响生存的放化疗反应的潜在作用。应该对更多的患者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关键的分子分析。

5.参考文献:Dramatic response to Laetrile and cannabidiol (CBD) oil in a patient with metastatic low grade serous ovarian carcinoma .Gynecol Oncol Rep. 2019 May 17;29:10–12.

中药皂素和大麻二酚(CBD)油在转移性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患者中的显著反应。中华妇科肿瘤杂志2019年5月17日;29:10-12。

摘要:

该案例研究是一名81岁的女性,她于2017年3月被诊断出患有卵巢癌。由于治疗毒性,患者拒绝了所有干预措施。她开始使用替代疗法CBD油(1滴舌下/天)和苦杏仁素片,其中含有纯化的苦杏仁苷(500毫克/天4次)。两个月后,CT成像显示肿瘤体积明显减小。

CBD治疗癌症的研究结果

1、参考文献:Cannabidiol Suppresses 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Progression and Recurrence through Modulating Tryptophan Catabolism. ACS Pharmacol Transl Sci . 2024 Oct 17;7(12):3902-3913.

大麻二酚通过调节色氨酸分解代谢抑制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进展和复发。中国科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 Oct 17;7(12):3902-3913。

摘要: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是一种侵袭性前列腺癌(PC)表型。吲哚胺2,3-双加氧酶-1 (IDO1)对色氨酸的氧化分解代谢将吲哚环裂解为犬尿氨酸(Kyn),犬尿氨酸是芳烃受体(AhR)的内源性配体,可激活多种肿瘤发生途径。IDO1-Kyn-AhR轴在mCRPC中异常失调。(-)-大麻二酚(CBD)是一种非精神活性的植物大麻素。CBD对包括PC在内的人类恶性肿瘤具有抗肿瘤活性。CBD在体外剂量依赖性地降低了多种人PC细胞系的活力和克隆原性。CBD降低了PC细胞中IDO1和AhR的表达。每天口服15 mg/kg CBD,连续30天有效抑制雄性裸鼠mccrpc cwrr - r1ca - luc细胞异种移植的进展。在原发肿瘤手术切除后,继续口服CBD 45天抑制cwrr - r1ca - luc肿瘤局部和远处复发。收集的CBD治疗的肿瘤显示IDO1表达水平降低。CBD处理的小鼠显示出Kyn的显著全身性降低。CBD是一种新型的非精神活性植物大麻素铅,可通过靶向色氨酸分解代谢来控制mCRPC。

2、参考文献:Cannabidiol Enhances Atezolizumab Efficacy by Upregulating PD-L1 Expression via the cGAS-STING Pathway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Cells. Cancer Immunol Res . 2024 Dec 3;12(12):1796-1807.

大麻二酚通过cGAS-STING途径上调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中PD-L1的表达,增强Atezolizumab的疗效。癌症免疫研究。2024年12月3日;12(12):1796-1807。

摘要:

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治疗依赖于细胞毒性治疗。目前,atezolizumab和化疗可以联合用于TNBC患者。然而,这种方法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有效,许多肿瘤对atezolizumab的反应性较低。由于缺乏替代治疗方案,迫切需要新的抗癌药物来增强atezolizumab对TNBC的活性。最近的策略集中在调节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PD-L1)的表达或通过将抗癌药物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使用来增强免疫反应激活。大麻二酚(CBD)是一种从大麻植物中提取的大麻素成分,据报道具有抗癌治疗潜力,因为它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细胞死亡,同时避免正常细胞的细胞毒性。先前的研究已经证明了CBD对多种癌症细胞凋亡的影响。然而,CBD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在调节PD-L1表达和抗癌免疫反应中的潜在作用仍有待探索。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CBD刺激了TNBC细胞中PD-L1的表达,并且这种表达发生在CBD介导的环鸟苷单磷酸腺苷单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cGAS-STING)通路激活的下游。综上所述,我们已经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证明了CBD和抗PD - L1联合使用可以增强抗癌免疫反应。我们的研究结果确定了CBD在TNBC细胞中调节PD-L1的机制,并表明CBD可能是TNBC患者开发新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组合策略的潜在候选者。

3、参考文献:Improved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Doxorubicin Chemotherapy With Cannabidiol in 4T1 Mice Breast Cancer Model. Cancer Med . 2024 Nov;13(21): e70395. doi: 10.1002/cam4.70395.

多柔比星联合大麻二酚对4T1小鼠乳腺癌模型的改善疗效癌症医学。2024年11月;13(21):e70395。doi: 10.1002 / cam4.70395。

摘要:

背景:大剂量化疗是乳腺癌的治疗策略之一,阿霉素作为一种化疗药物被广泛使用。由于其剂量依赖性心脏毒性,DOX适应症受到限制。最近,大麻二酚(CBD)显示出抗肿瘤和心脏保护作用,因此我们假设CBD与大剂量DOX化疗可以提高抗癌活性并减少心脏毒副作用。

方法:采用注射4T1细胞系建立小鼠乳腺癌模型。一组作为非癌组不注射4T1细胞,给予生理盐水(NS, 0.1 mL)。癌变组,第一组作为癌变对照,给予NS (0.1 mL);第二组在第1、7、14天给予CBD (5 mg/kg, IP);第三组按CBD方案给予DOX (5 mg/kg, IV);第四组在注射DOX前1天给予CBD作为预处理,最后一组按原剂量和方案同时给予CBD和DOX。第21天处死小鼠,取心脏和肺组织,分离组织切片。采用Western blot和TUNEL检测乳腺肿瘤组织中SOD2、iNOS、MMP2、MMP9的表达。

结果:DOX、预处理CBD + DOX组和CBD + DOX组的肿瘤大小和重量均显著降低。CBD与DOX联合用药不能预防体重减轻。TUNEL实验显示,CBD + DOX和CBD + DOX预处理组的肿瘤细胞凋亡最高。CBD + DOX组肺无转移征象。预处理CBD + DOX和CBD + DOX的心脏组织病理学检查未显示任何充血或炎症迹象。与DOX相比,CBD + DOX组SOD2升高,iNOS、MMP2和MMP9也降低。

结论:本研究表明,CBD和DOX同时给药可增强抗肿瘤作用,降低DOX的心脏毒性。然而,单独给药时,CBD会引起心脏毒性。

4、参考文献:Molecular Targets of Minor Cannabinoids in Breast Cancer: In Silico and In Vitro Studies. Pharmaceuticals (Basel) . 2024 Sep 21;17(9):1245. doi: 10.3390/ph17091245

少量大麻素在乳腺癌中的分子靶点:硅和体外研究。制药(巴塞尔)。2024年9月21日;17(9):1245。doi: 10.3390 / ph17091245

摘要:

背景:乳腺癌治疗正面临着显著的变化。现在,经典疗法与其他疗法相结合,以提高疗效并克服耐药性。事实上,耐药性的出现要求开发新的治疗方法。由于雌激素的关键信号,雌激素受体阳性(ER+)乳腺癌的治疗一直侧重于芳香化酶抑制和ER调节。最近,植物大麻素,主要是Δ9-Tetrahydrocannabinol (THC)和大麻二酚(CBD)的作用已经在包括乳腺癌在内的不同癌症中进行了评估。然而,大麻含有超过120种植物大麻素,研究和了解较少。

方法:在这里,我们评估了129种植物大麻素调节ER+乳腺癌中重要分子靶点的能力:芳香化酶、ER和雄激素受体(AR)。

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一些大麻素可能抑制芳香化酶并发挥ERα拮抗剂的作用。九种选定的大麻素在体外显示出作为内质网拮抗剂或内质网拮抗剂的潜力。此外,这些大麻素被认为是弱芳香化酶抑制剂和具有逆激动作用的AR拮抗剂。

结论:总体而言,我们首次全面分析了植物大麻素在ER+乳腺肿瘤靶点的作用,指出了它们在癌症和其他疾病中的治疗潜力。

5、参考文献:Cannabidiol and fluorinated derivative anti-cancer properties against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cell lines, and synergy with imidazotetrazine agents. BJC Rep . 2024 Sep 9;2(1):67. doi: 10.1038/s44276-024-00088-0.

大麻二酚和氟化衍生物对胶质母细胞瘤多形性细胞系的抗癌特性,以及与咪唑四嗪制剂的协同作用。BJC代表2024年9月9日;2(1):67。doi: 10.1038 / s44276 - 024 - 00088 - 0。

摘要:

背景: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一种预后不良的侵袭性癌症,部分原因是对标准化疗药物替莫唑胺(TMZ)的耐药性。植物大麻素大麻二酚(CBD)对GBM具有抗癌作用,但CBD克服TMZ常见抗性机制的能力尚未被研究。4'-氟-大麻二酚(4'-F-CBD,或HUF-101/PECS-101)是CBD的衍生物,在体内行为研究中显示出比CBD更高的活性。

方法:研究大麻素对TMZ敏感和主要耐药机制的GBM细胞的抗癌活性。此外,还研究了大麻素与咪唑四嗪类药物的联用,并利用先进的质谱技术和3D OrbiSIMS研究了CBD的作用机制。

结果:发现CBD和4'-F-CBD克服了两个主要的耐药机制(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过表达和DNA错配修复(MMR)缺陷)。当细胞暴露于大麻素和咪唑四嗪剂时,观察到协同反应。T25和4′-F-CBD的协同作用增强。3D OrbiSIMS分析强调了甲基化DNA的存在,这是一种以前未知的CBD抗癌机制。

结论:本工作首次证实了4′-F-CBD的抗癌活性以及大麻素与咪唑四嗪类药物的协同作用,拓展了对CBD作用机制的认识。

写在最后

据估计,我们中至少有五分之一的人会在有生之年患上癌症。通过研究新的替代疗法,例如医用大麻/CBD,我们真正有机会提高存活率和延长寿命。随着科学家们对医用大麻及其在肿瘤学,特别是癌症中的潜力的了解不断增长,科学家们正在评估大麻素对于癌症治疗的影响和帮助。

哪种类型的大麻素可能是最有效的抗癌大麻素,需要什么样的剂量,哪些类型的癌症可能对大麻素反应最好,如何避免 THC 的精神影响,如何最好地让不易溶于水的大麻素进入癌细胞,大麻素是否有助于增强或抵消化疗的影响等,这些都是非常突出的必须回答的问题,才能将大麻素/CBD用作癌症患者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法。期待不久的将来,CBD克服所有这些障碍,并证明它们对现有癌症治疗的巨大益处,给绝望中的人们带去生生不息的希望!

文章转自《汉麻博士》公众号